【高新轉載】體檢查出肺結節,是癌嗎?先看這2件事,你做對了沒
發布時間:2023-03-06 發布者 : 瀏覽:508次
肺結節就是肺癌嗎?
胸片或胸部CT上發現的直徑小于3厘米的肺部陰影都稱為肺結節,其中直徑小于1厘米者稱為肺小結節,直徑小于0.5厘米的叫做微小結節[1]。
體檢發現的肺部結節中,很多都是良性的,比如炎癥、結核、淋巴結、陳舊性的瘢痕等。即便是肺癌,絕大多數也都處于早期,經過適當治療幾乎不會影響正常壽命。
CT發現的早期肺癌,一般都是周圍型肺腺癌。
它的發生、發展在CT上是一個從虛到實的過程。簡單說就是,從“磨玻璃結節”發展到“部分實性的磨玻璃結節”,再到“完全實性結節”。
第一個階段,也就是周圍型腺癌的前期(癌前病變),肺泡細胞增生,肺泡壁增厚,肺泡腔內仍充滿氣體。這時候在CT上觀察到的病灶,是密度淡淡增加的陰影,稱為“磨玻璃結節”。
當這些增生的細胞發生惡變,就是早期肺癌。
第二個階段,最早期的癌細胞還在肺泡內生長,而不會侵犯周圍組織,沒有侵襲轉移的能力,生長也很緩慢。這一階段的肺泡還沒有被腫瘤細胞完全塞滿,在CT上看到的還是磨玻璃結節,也可能表現為“部分實性結節”,需要密切復查。
第三個階段,隨著腫瘤細胞的生長,肺泡腔會被逐漸填滿,成為一個實性病灶。腫瘤會破壞正常組織結構,開始轉移、擴散,發展為侵襲性的腺癌。這個階段的腫瘤生長很快,在CT上觀察到的就是一個實性結節了,而且復查往往會發現結節不斷增大。
總結來說,要判斷查出的肺結節是不是癌,要聽醫生的話定期復查,根據CT影像上病灶的形態特點和動態變化,來綜合判斷。
肺上查出小結節,該怎么辦?
CT影像上小于3厘米的肺部病灶稱為結節,小于1厘米的稱為小結節。一般認為,小于5毫米的結節,診斷困難,以觀察隨訪(復查)為主。
有人會問:“查出肺結節好焦慮啊,要不要做手術???”
哪些結節需要切除?這個問題的答案其實很簡單——聽醫生的建議。
因為,肺結節要不要做手術,是一個非常專業的問題。
從醫生的角度,主要會考慮結節的大小、形態、數量、生長速度以及活檢結果(如果有)。
但必須提醒一點,外科手術是一項相對昂貴、有創傷、有一定風險的治療措施,會引起肺功能發生不可逆的損害。所以,肺部結節的手術時機,一定要跟醫生充分溝通確定,以免接受不必要的外科手術。
特別提醒:
就算發生肺上的小結節,也不必過于焦慮,配合醫生,按計劃診療、復查就可以了。
如果沒有吸煙、酗酒、熬夜等不良習慣,也不必改變原有的生活節奏。畢竟,良好的心態和健康生活方式才是最好的防癌、抗癌方法。
預防肺癌,這件事你可能忽略了
我們都知道,吸煙是肺癌的第一大誘因。那第二是誰呢?
氡!
氡是一種天然產生的放射性氣體,在家庭、學校和工作場所等室內環境中都可能發現它。
室內氡濃度越低,肺癌風險越小[2]。
預防肺癌除了戒煙和拒絕二手、三手煙,還要注意裝修污染。氡主要存在于一些石材,因此家裝時盡量少選大理石等材料。還要選擇安全可靠、有環保機構認可的裝修材料,選擇靠譜的施工機構。
裝修后適當空置和通風,不要裝修完馬上入住。至于空置多久,目前還沒有權威機構給出具體的數字。3個月到半年時間,都是相對合理的。
裝修期間不要過度操勞,注意保持良好的生活作息和心態,避免因免疫力低下,給污染物攻擊身體的機會。
轉載聲明:作者:騰訊醫典 版權申明【本官網所有轉載文章系出于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,且明確注明來源,不希望被轉載的媒體或個人可與我們聯系,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】